◆SDH传输体制是由PDH传输体制进化而来的,因此它具有PDH体制所无可比拟的优点,它是不同于PDH体制的全新的一代传输体制,与PDH相比在技术体制上进行了根本的变革。
◆SDH概念的核心是从统一的国家电信网和国际互通的高度来组建数字通信网,是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特别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与传统的PDH体制不同,按SDH组建的网络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标准化的、智能化的网络。它采用全球统一的接口以实现设备多厂家环境的兼容,在全程全网范围实现高效的协调一致的管理和操作,实现灵活的组网与业务调度,实现网络自愈功能,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并且由于维护功能的加强大大降低了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
华为Metro系列_Metro100 | Metro500 | Metro1000(155/622H) | Metro2050(155/622M) | Metro3000 | Metro5000 | Metro6100_华为NGSDH系列_OSN500 | OSN1500B | OSN2500 | OSN3500 | OSN7500 | OSN9500_华为OTN系列_OSN1800 | OSN6800 | OSN8800_华为PTN系列_PTN950 | PTN960 | PTN900 | PTN1900 | PTN3900 | PTN6900 | PTN7900_华为微波_时钟BITS_中兴SDH光传输设备_ZXONE 5800 | ZXONE 5800-E | ZXMP S380 | ZXMP S390 | ZXMP S385 | ZXMP S360 | ZXMP S330 | ZXMP S325 | ZXMP S320 | ZXMP S200_中兴波分设备(OTN/DWDM) _ZXONE 9700 | ZXONE 8700 | ZXONE 8500 | ZXONE 8300 | DWDM M820 | DWDM M920 | DWDM M800 | DWDM M900 | DWDM M600 | DWDM M721 | DWDM M720_中兴IP传送平台_ZXCTN 6000系列 | ZXCTN 6500系列 | ZXCTN 9000-E系列 | ZXCTN 9000系列
ZXMP-M600工程调试指导手册(修改)620
城域传送平台城域粗波分设备 工程调试指导手册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城域传送平台城域粗波分设备 工程调试指导手册 本资料著作权属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著作权人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摘录、复制或翻译。 侵权必究。 Copyright ©2004 by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excerpted, reprOMDced, translated or utiliz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ing and microfilm,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ZTE Corporation. 策 划 市场中心工程部 本部事业部用户部 编 著 * * *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 电话:800-8301118 传真:0755-26790160 邮编:518057 * * * * 版次:2004年8月第1版 前 言 为有效避免因调试方没有发现和解决问题而造成系统设备不稳定因素,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建立系统、规范的调试程序,编制本调试指导手册。 本手册适用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研制的Unitrans ZXMP M600(V1.0)城域传送平台城域粗波分传输系统(以下简称ZXMP M600)及Unitrans ZXONM E300 CWDM 产品Windows NT平台网管(以下简称ZXONM E300),是进行ZXMP M600设备现场调试的依据。 声明:由于产品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本资料中的内容可能与实际产品不完全相符,敬请谅解。如需查询产品的更新情况,请联系当地办事处。 TOC \o "1-3" \h \z \t "标题 6,1,标题 7,2,标题 8,3" HYPERLINK \l "_Toc116619859" 第一章 调试流程 1 HYPERLINK \l "_Toc116619860" 第二章 调试准备 3 HYPERLINK \l "_Toc116619861" 2.1 工程资料 3 HYPERLINK \l "_Toc116619862" 2.2 工具准备 3 HYPERLINK \l "_Toc116619863" 2.3 工程信息 4 HYPERLINK \l "_Toc116619864" 2.4 配置网络数据 4 HYPERLINK \l "_Toc116619865" 第三章 网元单点调试 5 HYPERLINK \l "_Toc116619866" 3.1 单点调试流程 5 HYPERLINK \l "_Toc116619867" 3.2 上电检查 5 HYPERLINK \l "_Toc116619868" 3.2.1 安装配置检查 6 HYPERLINK \l "_Toc116619869" 3.2.2 一次电源测试 电源板测试 6 HYPERLINK \l "_Toc116619870" 3.2.3 风扇上电检查 7 HYPERLINK \l "_Toc116619871" 3.2.4 单板状态检查 7 HYPERLINK \l "_Toc116619872" 3.2.5 上电步骤 8 HYPERLINK \l "_Toc116619873" 3.2.6 下电步骤 8 HYPERLINK \l "_Toc116619874" 3.3 网管连接 8 HYPERLINK \l "_Toc116619875" 3.3.1 NCP初始化及程序配置 8 HYPERLINK \l "_Toc116619876" 3.3.2 检查网管连接 12 HYPERLINK \l "_Toc116619877" 3.4 告警功能测试 13 HYPERLINK \l "_Toc116619878" 3.5 单元器件性能测试 14 HYPERLINK \l "_Toc116619879" 第四章 系统联调 15 HYPERLINK \l "_Toc116619880" 4.1 系统联调流程 15 HYPERLINK \l "_Toc116619881" 4.2 光纤连接 15 HYPERLINK \l "_Toc116619882" 4.2.1 接关系说明 15 HYPERLINK \l "_Toc116619883" 4.2.2 实例介绍 17 HYPERLINK \l "_Toc116619884" 4.3 光衰减器配置 23 HYPERLINK \l "_Toc116619885" 4.3.1 OTU输入端口衰减器配置 24 HYPERLINK \l "_Toc116619886" 4.3.2 SRM42输入端口衰减器配置 24 HYPERLINK \l "_Toc116619887" 4.3.3 GEM2输入端口衰减器配置 25 HYPERLINK \l "_Toc116619888" 4.3.4 接收端SDH输入端口衰减器配置 25 HYPERLINK \l "_Toc116619889" 4.3.5 注意事项 26 HYPERLINK \l "_Toc116619890" 4.4 业务性能测试 26 HYPERLINK \l "_Toc116619891" 第五章 指标要求 29 HYPERLINK \l "_Toc116619892" 5.1 合分波器性能参数 29 HYPERLINK \l "_Toc116619893" 5.2 分插复用器性能参数 30 HYPERLINK \l "_Toc116619894" 5.3 OTU接口指标31 HYPERLINK \l "_Toc116619895" 5.4 光监控通道性能指标 33 ZXMP M600设备的系统调试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调试流程 其中,单点调试包括上电检查、功能检查等内容,系统联调包括网管测试、单元器件性能测试、系统功能测试、系统性能测试等,其中单元器件性能测试的部分 项目在单点调试时也可进行,如插入损耗、隔离度等。在只有当单点设备测试通过后,才能连通组网中的各个设备进行全网联调。 在依照流程进行设备调试的过程中,应将网元配置数据、测试数据等记入《Unitrans ZXMP M600(V1.0)城域传送平台城域粗波分传输系统工程资料(单行本)》中,以便今后查询。完成调试工作后,应向用户提交《初验申请》,准备工程验收。 为保障设备调试工作顺利进行,在进行设备调试前,设备调试人员应作好调试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了解工程信息,准备工具、资料等,如果需要还应配置网络数据。 在工程安装施工开始前,安装施工人员应备齐以下技术资料: 2. 工程订货合同(复印件); 3. ZXMP M600设备产品手册; 4. 测试记录用的表格、文件等。 应该准备齐全系统调试所需的工具和仪表,仪表应经国家计量部门调校合格,常用的仪表工具如下: 1. 通用工具:大十字螺丝刀,小十字螺丝刀,大一字螺丝刀,斜口钳,尖嘴钳,活动扳手,老虎钳,电烙铁,焊锡丝,助焊剂,绝缘胶布,壁纸刀,电工刀,尖头镊子,卷尺,无水酒精,无尘纸,同轴自环电缆,光纤,防静电手环,剥线钳,压线钳,双列直插IC起拔器等; 2. 常用仪表:SDH分析仪,WDM网络分析仪,试电笔,光功率计,固定光衰减器,接地电阻测试仪,万用表等; 3. 笔记本电脑:软、硬件配置满足ZXONM E300网管软件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已安装ZXONM E300网管软件,并且其版本与待调试设备采用的网管版本一致; 4. 配套工具:放置在ZXMP M600设备附件包装箱中,包括:长螺丝刀,SC/PC光纤拔纤器。 设备调试人员在进行设备调试前,应查询用户的准确地址和联系方法,局方负责人以及安装设备的类型,及时同当地办事处取得联系了解工程前期的准备情况,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设备的详细配置情况、发货情况和到货情况。 一般情况下,在随设备提供的网管软件安装盘中都包含有根据合同配置的网络数据,只需利用网管软件中的恢复功能将系统配置数据进行恢复即可。如果由于工程配置变更或进行设备测试需要重新配置数据,应首先将数据脱机配置,在设备上电后下载到网元NCP。 数据配置的具体操作参见《Unitrans ZXMP M600(V1.0)城域传送平台城域粗波分设备操作手册》。 单点调试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 单点调试流程图 ZXMP M600设备首次上电检查流程见图3-2。 图3-2 设备首次上电流程图 设备上电前检查机箱、告警单元、风扇等是否安装牢固,布线是否符合要求,接口连接是否牢固,以避免螺钉松动螺母脱落引起后背板短路。确认机箱电源开关和风扇电源开关处于关断状态,将所有单板拔出机箱或置于浮插状态。 1. 进行一次电源测试前,应设备安装验收完毕,供电设备(整流柜、蓄电池等)工作正常,为设备供电的回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2. 将万用表置于电阻档,测量电源应无短路,核查端子标识正确,确认电源线、地线连接关系正确。 3. 根据当前供电电源的类型,测试操作分别如下: (1) 若为直流-48V,将万用表置于直流电压档,测量-48V和-48V GND输入端子间的电压,电压值在-57V ~ -40V的范围内。 (2) 若为直流+24V,将万用表置于直流电压档,测量+24V与+24V GND输入端子间的电压,电压值在20V ~ 30V的范围内。 (3) 若为交流220V/110V,将万用表置于交流电压档,测量电源输入端子间的电压,看是否工作正常。 测试结果记入《Unitrans ZXMP M600(V1.0)城域传送平台城域粗波分设备工程资料(单行本)》。 4. 如果直流供电,将万用表置于直流电压档,测量电源保护地端子与工作地端子间的电压,工作地GND、保护地PGND端子间电压应为0。若为交流供电,将万用表置于交流电压档,测量地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地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为0。 5. 已通过设备一次电源测试,给电源板PCW上电,观察电源板指示灯是否正常闪烁。电源板正常工作,指示灯显示绿色慢闪状态。如果电源极性接反,电源板具有防反接功能,电源板的指示灯熄灭。如果电压偏差过大,指示灯熄灭。如果电源板程序初始化失败,指示灯常亮。 上述各项测试,如有异常应立即切断供电回路开关,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如果测试正常,继续进行风扇加电测试。 已通过设备一次电源、电源板测试,所有设备单板处于浮插状态。电源板PCW上电,观察机箱左侧风扇运转是否正常。风扇运转应平稳,转速均匀,无异常声响。 检查前先关断电源,将单板按照板位图和板位资源要求插入相应槽位,确认单板安装接触良好,无插针折弯等现象。 检查时,依次打开电源开关,观察各个单板上的运行指示灯及机箱灯的状态是否正常,如有异常须立即断电加以处理。 单板上电瞬间,红、绿指示灯交替闪烁,表明单板上电正常,正在进行自检。自检完成后,正常工作的单板应只有绿灯闪烁。如果单板绿灯闪烁而红灯常亮,表明自检完成,但有告警,该告警可能是无输入光信号等原因,请根据实际情况确认。单板出厂前,用户程序均已配置完成,若发现单板自检后红、绿指示灯同时闪烁的情况,可能是单板无用户程序,需在线下载用户程序。 在ZXMP M600设备通过初次上电检查后,日常运行维护过程中的上电顺序如下: 1. 接通供电设备(整流柜、蓄电池等)开关,设备上电,电源板PCW上电后,指示灯显示绿色慢闪状态; 2. 接通电源开关后,机箱左侧风扇电源自动上电,风扇运转,如果风扇运转不正常应及时切断电源,检查内部电缆的连接或更换风扇,以免因散热不良导致设备损坏。 在日常上电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电源板PCW指示灯、风扇、单板等的运行指示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以免损伤设备。 ZXMP M600设备下电操作如下: 关断电源板PCW,风扇和机箱同时下电。 为使设备根据工程组网要求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数据配置,包括配置网元初始参数和将网络配置数据下载到设备主控板中。对于发送给现场的设备一般均已完成这些配置,可以直接与网管计算机连接并按配置的工程组网进行工作,如果确需重新配置则应按照以下各项要求进行。 NCP初始化及程序配置 详细介绍ZXMP M600设备的NCP板初始化配置说明以及操作过程。 2.码开关第2位为ON,强制设置IP地址为192.192.192.11。 说明: 同一时间,全网只能有一个网元的IP设为192.192.192.11。 3.拨码开关第4位为ON,通过串口输出打印信息(traceMsg输出)。 注意: 此时,如果输出的调试信息较多,将严重影响系统的效率。 4.拨码开关第8位为ON,运行BOOTROM中的FTP和TELNET服务。 TELNET和FTP命令的使用 根据是否已知网元的IP地址,有两种运行Telnet和FTP服务的方法: 1.已知网元IP地址 (1) 将NCP板上的拨码开关第8位设置为ON,第4位设置为ON或OFF,其余开关设置为OFF。 (2) 执行Telnet或Ftp命令,假设该网元的IP地址为129.9.98.98,以Telnet命令为例: telnet 129.9.98.98 (3) 回车后,在本地计算机屏幕上提示用户输入登录名和口令,即可登录网元。 说明: 登录的缺省用户名和口令为空。 2.网元IP地址未知 (1)将拨码开关的第2位和第8位设置为ON,第4位设置为ON或OFF,其余开关设置为OFF。 (2)执行Telnet或Ftp命令,直接登录网元,以telnet命令为例: telnet 192.192.192.11 注意: 为了不影响今后网管对网元的监控,强制IP地址使用完毕后,一定要将拨码开关第2位拨回OFF状态,并将NCP复位。 修改NCP板地址 1. 将拨码开关的第2位和第8位设置为ON(第4位设置为ON或OFF,其余开关设置为OFF),强制网元IP地址。 2. 执行“telnet 192.192.192.11”,回车后,提示符为“ZTE->”。 3. 输入“vwc”,查看当前网元数据库中保存的基本数据,包括SMCC IP Address(网管服务器IP地址)、SMCC Subnet Mask(网管服务器掩码)、NCP IP Adrress(NCP板IP地址)、NCP Subnet Mask(NCP板的子网掩码)、NCP Gatewany IP(NCP板的网管IP)、NCP MAC Address(NCP板的MAC地址)。 4. 输入“dbe”,清除原数据。 注意: dbe必须为小写。 5. 输入“vwc”,查询数据库,确认数据库已被清空。 6. 输入“cfg”,根据实际需要,重新配置基本数据。其中,NCP Gateway IP必须与NCP板的IP地址设在同一网段,NCP IP MAC通常为aabbxxyy。 说明: NCP的MAC地址格式为aabbxxyy。aa和bb可以任意填写,一般填写0000;xx是NCP板IP地址第3位的个位和十位,yy为IP地址第4位的个位和十位。 例如,在Telnet环境下,将NCP地址修改为192.192.12.18,掩码255.255.255.0,命令如下: ZTE->vwc …… ZTE->dbe ZTE->vwc …… ZTE->cfg Please input ncp config parameter SMCC IP Address : 192.192.11.1 SMCC Subnet Mask : 255.255.255.0 NCP IP Adrress : 192.192.12.18 NCP Subnet Mask : 255.255.255.0 NCP Gatewany IP : 192.192.12.18 NCP MAC Address<4 bytes<hex>>:00001218 …… ZTE->exit 网元基本数据库下载 由于前面在修改NCP地址操作里用dbe命令将数据库清空,需在网管上重新下载NCP基本数据库。 如下图: 在客户端窗口中,选择【系统-NCP数据管理-数据库下载】,下载所有文件。 完成下载操作后,应对网管连接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记入《Unitrans ZXMP M600(V1.0)城域传送平台城域粗波分设备工程资料(单行本)》。 1. 网管终端与设备连接是否正常 在网管软件操作窗口中,利用“网元维护控制”对话框中的时间管理功能对指定网元设备进行查询操作,如果能取到NCP时间,说明网元设备与网管终端连接正常并且处于被管状态。 2. 下发命令与接收数据是否正常 在网管软件操作窗口中,观察指定网元及各单板状态是否与实际设备运行情况一致,利用网管软件对网元设备下发操作命令,证实网元设备可根据命令执行相应操作,如执行单板复位、设定告警等级、查看告警列表等。 如果网管连接异常,应检查网元IP地址设定、网管主机IP地址等是否与下载到网元NCP板中的数据以及网管服务器主机设置一致。当网管中网元状态与实际设备不一致时,应核对网管中配置的单板槽位、版本等与实际设备配置情况是否一致。 为保证在设备调试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网元设备故障,应对设备告警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记入《Unitrans ZXMP M600(V1.0)城域传送平台城域粗波分传输系统工程资料(单行本)》。 1. 告警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设备列头柜的告警指示灯与设备工作状态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列头柜电源接通后,绿灯应长亮。当设备无告警时,应只有绿灯长亮;当设备仅有一般告警时,绿灯、黄灯应长亮;当设备有严重告警时,绿灯、黄灯、红灯应长亮。 2. 告警蜂鸣器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列头柜告警蜂鸣器状态与设备工作状态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当设备有告警时,列头柜的蜂鸣器应鸣叫;当设备无告警时,蜂鸣器应不鸣叫。 单点调试阶段应当对网元的各个单元器件的性能进行测试,以保证不会由于器件故障等影响系统联调。在单点调试阶段,由于站点间的光缆未连通或对端设备未上电等原因,单元器件的测试要根据站点情况进行,一般在单点调试阶段对各个器件的基本参数进行测试,如插损、隔离度等,而对于收发光功率、衰减器配置等均在系统联调阶段进行。 关于单元器件性能测试的详细说明参见本规范第四章,性能指标要求参见本规范第五章。 系统联调流程如图4-1所示。 图4-1 系统联调流程图 在现场调测ZXMP M600设备时,主要是正确搭建系统和光功率调试,下面以ZXMP M600的一个组网为例,详细介绍ZXMP M600单板的光纤连接关系。 接关系说明 A/B侧定义 (1) 链型连接:节点向东方向的一侧定义为B侧,节点向西方向的一侧定义为A侧,如图4.2‑1所示。 图4.2‑1 链型组网A/B侧定义 (2) 环形连接:节点向顺时针方向的一侧定义为B侧,节点向逆时针方向的一侧定义为A侧,如图4.2‑2所示。 图4.2‑2 环形组网A/B侧定义 链型连接 节点内部的OTU、NCP板的OSC接口和OMD/OAD的相应波长通道的光口连接。例如,波长为1471nm的OTU线路输出口L1T,与OMD的CH1/I连接,或者与波长为1471nm的A_AD接口连接,注意OAD板的各个上路、下路端口由实际端口的配置决定。 环形网连接 (1) OTM站点:规定第2机箱(机箱编号大)上的OMD端口LINE连接A侧复用段,第1机箱(机箱编号小)上的OMD端口LINE连接B侧复用段。机箱编号由PCW板上的拨码决定。 (2) OADM站点:规定A侧LINE端口连接A侧复用段,B侧LINE端口连接B侧复用段。 (3) 对于环形网中OTU、NCP板的OSC接口和OMD/OAD的连接,规定如下: OTUp、OTUp+:线路侧L1T、L1R为工作线路的发和收,L2T、L2R为保护线路的发和收,按实际配置要求将线路侧工作线路和保护线路连接到相应方向的OMD/OAD上的相应波长的端口。 OTUg: L1T连接到A侧OMD/OAD上的相应波长的输入(上路)端口。 L1R连接到B侧OMD/OAD上的相应波长的输出(下路)端口。 L2T连接到B侧OMD/OAD上的相应波长的输入(上路)端口。 L2R连接到A侧OMD/OAD上的相应波长的输出(下路)端口。 其他类型的OTU根据实际配置要求连接线路侧相应端口、方向的OMD/OAD。 NCP板的OSC接口:规定AOSC连接到A侧的OMD/OAD,BOSC连到到B侧的OMD/OAD。 以ZXMP M600设备组成的两纤双向环为例,网络拓扑如4.2-3所示。 图 4.2‑3 配置实例组网示意图 该组网构成8+1波5节点环路,环周长60km,汇聚型业务分布。 1. 汇聚节点:A,波长数8+1。 2. 接入节点:B、C、D、E,波长数均为2+1波。 3. 监控通道:1310nm。 4. 业务要求:环网中各点业务要求如图4.2-4所示。 图 4.2‑4 业务要求 设备配置 结合如图4.2-4所示的业务要求,各站点的设备配置如 表 4.2‑1 表 4.2‑1所示。 表 4.2‑1 设备配置列表
注:OTUp和OTUp+板具有单路保护的光转发功能,本例中,以OTUp板为例进行介绍,OTUp+的使用与OTUp相同。 光纤连接 根据波长分布以及单板安装,各站点的光纤连接关系分别如下图所示。 1. 站点A (1) CHn(n=0~4)是站点A合分波的波长序号以及OMD5-1板上的丝印标识;CHn(n=5~8)是站点A合分波的波长序号以及OMD4-5板上的丝印标识。 (2) OTU板线路侧的接口与OMD的CHn接口连接,客户侧接口接入用户业务。OTUp(1)、OTUp(2)分别表示站点A配置的2块OTUp板,OTUq(1)、OTUq(2)、OTUq(3)分别表示站点A配置的3块OTUp板。 (3) GEM板、SRM42板的IN/OUT接口与OMD板的CHn接口连接,Dn/An接口接入用户业务。 (4) A向线路的相邻站点为站点E;B向线路的相邻站点为站点B。 2. 站点B (1) A_AD1/B_AD1分别占用A/B向的CH0波长,A_AD2/B_AD2分别占用A/B向的CH1波长,A_AD3/B_AD3分别占用A/B向的CH2波长。 (2) OTU板线路侧的接口与OAD的A_ADn或B_ADn接口连接,客户侧接口接入用户业务。 (3) A向线路的相邻站点为站点A;B向线路的相邻站点为站点C。 3. 站点C (1) A_AD1/B_AD1分别占用A/B向的CH0波长,A_AD2/B_AD2分别占用A/B向的CH3波长,A_AD3/B_AD3分别占用A/B向的CH4波长。 (2) OTU板线路侧的接口与OAD的A_ADn或B_ADn接口连接,客户侧接口接入用户业务。 (3) A向线路的相邻站点为站点B;B向线路的相邻站点为站点D。 4. 站点D (1) 站点D与站点A的业务方向D→E→A,因此业务接入B向线路,分插复用的波长序号为5和6。 (2) GEM2板、SRM42板的IN/OUT接口与OAD的B_AD2和B_AD3接口连接,客户侧接口接入用户业务。B_AD2接口占用CH5波长,B_AD3接口占用CH6波长。 (3) A_AD1或B_AD1接入监控通道(1310nm),与NCP板的AOSC和BOSC接口连接。 (4) A向线路的相邻站点为站点C;B向线路的相邻站点为站点E。 5. 站点E 图 4.2-9 站点E光纤连接关系 (1) 站点E与站点A的业务方向E→A,因此业务接入B向线路,分插复用的波长序号为7和8。 (2) OTU板线路侧的接口与OAD的B_AD2和B_AD3接口连接,客户侧接口接入用户业务。B_AD2接口占用CH7波长,B_AD3接口占用CH8波长。 (3) A_AD1或B_AD1接入监控通道(1310nm),与NCP板的AOSC和BOSC接口连接。 (4) A向线路的相邻站点为站点D;B向线路的相邻站点为站点A。 在CWDM系统中,光功率的调控是网络设计以及工程调试的重要内容,由于M600设备简单,无OA放大器,基本不需系统光功率均衡调试,只需保证各OUT、SRM板的光接收机在合适的灵敏度范围内即可,因此配置光衰减器是保证各单板如光功率正常的主要手段,下面对在CWDM系统中需要配置光衰减器的几个光功率控制点分别进行介绍。 1. 配置原则 2. 配置方法 根据OTU接收模块类型确定其允许输入光功率范围,结合测得的SDH输出光功率,决定是否在SDH发和OTU输入光口间配置衰减器及确定衰减值。 对于2.5GAPD接收模块,输入光功率范围要求在-24dBm ~ -11dBm之间,输入光功率大于-11dBm时,选取衰减器,应调整其输入光功率为-15dBm左右。 对于PIN接收模块,输入光功率范围要求在-15dBm ~ -2dBm之间,输入光功率大于-2dBm时,选取衰减器,应调整其输入光功率为-5dBm左右。 1. 配置原则 SRM42输入光功率应在其允许输入光功率范围内。 2. 配置方法 (1) 配置支路输入口衰减器时,根据SRM42支路口接收模块类型确定其允许输入光功率范围,结合测得的SDH输出光功率,决定是否在SDH发和SRM42输入光口间配置衰减器及确定衰减值。 (2) 配置线路输入口衰减器时,根据SRM42线路口接收模块类型确定其允许输入光功率范围,结合测得的WDM通道输出光功率,决定是否在SRM42线路输入口配置衰减器及确定衰减值。 (3) 对于SRM42线路口APD接收模块,输入光功率范围要求在-24dBm ~ -10dBm之间,输入光功率大于-9dBm时,选取衰减器,应调整其输入光功率为-15dBm左右;对于PIN接收模块,输入光功率范围要求在-15dBm ~ -1dBm之间,输入光功率大于0dBm时,选取衰减器,应调整其输入光功率为-5dBm左右。 GEM2输入光功率应在其允许输入光功率范围内。 2. 配置方法 (1) 配置支路输入口衰减器时,根据GEM2支路口接收模块类型确定其允许输入光功率范围,结合测得的IP设备输出光功率,决定是否在IP发和GEM2输入光口间配置衰减器及确定衰减值。 (2) 配置线路输入口衰减器时,根据GEM2线路口接收模块类型确定其允许输入光功率范围,结合测得的WDM通道输出光功率,决定是否在GEM2线路输入口配置衰减器及确定衰减值。 (3) 对于2.5GAPD接收模块,输入光功率范围要求在-24dBm ~ -10dBm之间,输入光功率大于-9dBm时,选取衰减器,应调整其输入光功率为-15dBm左右;对于PIN接收模块,输入光功率范围要求在-15dBm ~ -1dBm之间,输入光功率大于0dBm时,选取衰减器,应调整其输入光功率为-5dBm左右 1. 配置原则 SDH侧光板输入光功率应在其允许输入光功率范围内,避免SDH收光功率过高导致收模块损坏或过载。 2. 配置方法 若OMD输出后配置有OTU单板,则在OTU单板输出口和SDH光板输入端口之间应配置衰减器,衰减值应根据OTU及SDH光接口类型确定。一般情况配置10dB的衰减器,对于配置SDH短距PIN模块的光板,可采用5dB的衰减器。 若OMD各通道输出信号直接送至SDH光板的输入端口,应根据OMD各通道的输出光功率及SDH光板类型来具体确定是否需配置衰减器及其衰减值,对于长距APD接收模块接收光功率范围应控制在-10dBm~-20dBm之间,短距PIN接收模块接收光功率范围控制在-3dBm~-14dBm之间。 进行光通道功率控制调整时,尽量减少光衰减器的使用,如果一个光衰减器(如10dB)能够完成的就不使用两只光衰减器(如两个5dB)完成。因为增加一个光衰减器就增多一级光反射,光反射对光传输性能影响非常大,是不良因素,应予以控制。 调试阶段的业务性能通过通道环回误码测试进行。 1. 测试方法 STM-16业务系统误码测试 根据实际网络配置进行连接,如图4-29所示 图4-29 2.5G业务系统误码性能测试连接图 设置SDH分析仪向待测通道速率发送STM-16信号。调节光可调衰减器1使待测通道OTU的入光功率在正常工作范围内,调节光可调衰减器2使SDH分析仪的入光功率在仪表的正常工作范围内。利用SDH分析仪的误码分析功能,进行长时间(24小时或更长)误码测试,从仪表上读出结果。重复以上步骤,测试其它通道的误码性能。 622M/GE子速率汇聚业务系统误码测试 根据实际网络配置进行连接,如图4-30所示
图4-30 622M子速率汇聚业务系统误码性能测试连接图 在网管中设置站点A的SRM42为主时钟模式,设置站点B的SRM42为从时钟模式,设置SDH分析仪按待测通道速率发送STM-4信号。利用SDH分析仪的误码分析功能,进行长时间(24小时或更长)误码测试,从仪表上读出结果。将SDH分析仪连接到SRM42的其它支路口,重复以上步骤,测试其它通道的误码性能。 2. 指标要求 通道误码测试的时间为24小时或7天,通过准则是SDH测试仪(误码仪)24小时或7天无误码。该项目测试时间较长,测试期间受外界不确定因素干扰影响测试结果的概率较大,如果测试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可以查找原因调整设备后重新测试。 如果OTU承载的是非SDH业务(如GbE),误码测试可参照SDH业务下的误码测试进行。 ZXMP M600设备使用的合分波板OMD5-1、OMD4-1、OMD4-5。“-”前的数字表示单板的通道数量,“-”后的数字表示起始波长的序号。 每种单板的光口指示如图5-1所示 UPG为升级口(UpGrade) Ln为线路口 CH0为1310窗口 /I为输入 /O为输出 图 5-1 合分波板光口指示图 通过不同单板的组合可以实现各种波长的合分波功能。 1. OMD5-1:实现4+1波的合分波功能。+1表示1310nm通道。 2. OMD4-1:实现4波的合分波功能。 3. OMD5-1+OMD4-5:实现8+1波的合分波功能。+1表示1310nm通道。 4. OMD4-1+OMD4-5:实现8波的合分波功能。 以常用的4+1波以及8+1波为例,ZXMP M600设备合分波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如表5-1所示。 表5-1 合分波器性能参数
ZXMP M600系统分插复用板包括OAD1、OAD2和OAD3。数字表示分插复用的通道数量。 分插复用器的光口指示如图5-2所示。 图 5-2 分插复用器光口指示图 其中,ABLine、ABChi接口分别表示AB侧的线路光接口和通道光接口;BALine、BAChi接口分别表示BA侧的线路光接口和通道光接口;/I表示输入,/O表示输出。如“ABLine/O”表示AB侧线路的输出光接口。 表5-2 分插复用器性能参数
ZXMP M600设备使用的光转发(OTU)模块包括线路端光发射模块、线路端光接收模块和客户端光收发模块。 1. 线路端光发射端口参数指标 线路端光发射端口参数指标如表5-3所示。 表5-3 线路端光发射端口参数指标
注: 1. 波长精度是指CWDM的中心波长,环境温度25℃下的波长值,以“0”结尾,精度±3nm。 2. 线路端接收端口参数指标
3.客户端光收发模块参数指标 当客户端为STM-1/4/16信号时,光指标满足ITU-T G.957建议;当客户端为GE信号时,光指标满足IEEE802.3的要求,如表5-5所示。 表 5-5 客户端光收发模块参数指标
ZXMP M600的光监控通道在NCP板中实现,主要性能指标如表5-6所示。 表 5-6 光监控通道主要性能指标 |
|
诺深达主营业务 华为及中兴SDH光端机、PCM接入设备,综合配线柜,电池电源等通信设备 Metro1000(155/622H) | Metro2050 | Metro3000 | Metro5000 | OSN1500B | OSN2500 | OSN3500 | OSN7500 |OSN1800 | OSN6800 | OSN8800 | PTN950 | PTN960 | PTN3900| ZXMP S385 | ZXMP S330 | ZXMP S325 | ZXMP M820 | ZXWM M920 | ZXMP M800 | ZXWM M900 | ZXCTN 6000 | ZXCTN 6500 | SDH设备优势渠道商 版权所有@诺深达通信设备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道工业园路1号百财云谷大厦1010 公司电话:0755-29308485 聂先生:135-5471-7771 |